“城势向南 共话发展 ”论坛活动现场
事实上,在一河左岸,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大城的悄然崛起和一个庞大区域的全方位能级焕新。
以及,越来越多品牌房企的蜂拥而入,并展示出来的匠造雄心。
对此,数据给出了最有力的佐证。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与主城区一水之隔的南岸,汇集了全城在售楼盘数量的近1/2和全年土拍成交金额的1/3。
此外,新进入南阳的域外房企中的2/3,选择在此落子。
而且,越是品牌实力超强的房企,越喜欢在此区域安营扎寨;相反,越是实力不济的小品牌,似乎更不敢离开主城区。
比如,宇宙之一的恒大,自2015空降南阳之后,其所有项目均布局在一河对岸——恒大·帝景、恒大·御景湾、恒大·翡翠华庭一期、恒大·翡翠华庭二期等。
再比如,渝派龙头之一、TOP系金科,自2018年底进入南阳后,短短三年,连落五子,其项目金科·集美晴州、金科·桃李郡、金科·博翠东方、金科中梁·江山印、金科绿都合作新项目等,无一不在南岸区域。
当然,还有“河南王”建业。
建业,可以说,既是白河南片区地产开发的拓荒人,又是坚毅笃行的深耕者。其项目遍布白河南东西南北各个区域——建业·桃花岛、建业·新筑、建业·大城小院、建业·幸福里。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实力品牌房企,也把叩开南阳市场的壹号作品,置于白河南。
这一名单里面有:中梁、信友、领创、财富、正弘,以及绿地、锦艺等等。
凡此种种,说明了什么?
是白河南区域有磁石般的魔力?
还是应了一句江湖老话:“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活力四射又魅力满满的白河南,也并非没有瑕疵存在。
问题一、区域行政划分模糊。
白河南岸区域,原来归属宛城区管辖,之后先是被扩容的高新区蚕食了一部分,后又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瓜分走了一些地盘。
如此一来,现有区域隶属关系显得颇为模糊,给初来乍到者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即使老南阳人,也常常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举个例子,如果在经十路附近游荡,可能你不时地穿梭于宛城、高新和新城区(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管辖之间,而浑然不知。
问题二、区域路网亟待全方位提升。
虽然片区交通出行优势十分突出,但区域内的路网状况却亟待改善。
目前偌大一个区域,仅仅依靠长江路、白河大道、雪枫路和经十路等几条主干道来勉力支撑着几十万人口的来来往往,不堵才怪。
而最明显的瓶颈,莫过于独山大道和仲景路等“断头路”的南延工程。
此外,雪枫路变身市政道路的规划愿景,也应及早变为现实。
问题三、生活配套有待完善。
比如,囿于一河相隔等掣肘,北岸已经大范围普及的市政供暖管网系统,尚未延伸至南岸。对此,据悉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但尽快兑现为现实,才是白河南十几万居民朝思暮想的盼点。
与主城区相比,南岸还缺失一个类似于府衙步行街,或建业凯旋广场或新田360那样的区域商业娱乐消费中心。
综上所述,坊间有一种说法:
可能,一个区级的行政实体来对几十平方公里偌大区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才是白河南片区目前最迫切的需要。
那么,基于此,“南岸区”或“宛南区”的设立,是不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呢?
对标一下南阳的友邻城市和竞品城市襄阳,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与南阳同处南襄盆地的襄阳市,是我们永远无法绕过去的邻居和对手。
两地自然禀赋相近、人文风貌趋同,在城市规模上也一直并驾齐驱、不相上下。
2019 年,两市的GDP分别为3800+亿和4800+亿,南阳足足少了1000亿。
就城市区划而言,上世纪90年代南阳“地改市”之际,中心城区被一分为二为卧龙和宛城两区。之后,又依次划出了一个高新区,一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即现在的新城区等两个非行政管理机构。
而襄阳市呢,除了一江之隔的襄城区和樊城区外,多了一个由襄阳县改换来的襄州区。此外,还有高新区和东津新区。
其中,襄城区主打文化和旅游;樊城区布局工业制造和商贸;襄州区则偏重物流交通;而东津新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波又一波,地标项目一个又一个,发展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
照此发展势头,南阳襄阳两地的城市面貌,估计很快就不在一个能级之上了。
换句话说,人家可能不跟咱玩了——毕竟,中学生和小学生,能老在一起玩吗?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可以借鉴襄州区的划设模式,再设立一个“南岸区”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乏活力、潜力和魅力的白河南岸,确实需要再上一层楼了!
作为一个南阳人,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