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郑州楼市网>楼市资讯>焦点新闻>正文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批前公示
编辑:郑州楼市网 2017年07月19日17:11 来源:郑州市城乡规划局
摘要: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批前公示
一、概况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0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2016年3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建规函〔2016〕62号);2016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工作,2017年7月5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通过专家评审会。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公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公示单位

    郑州市人民政府

    三、公示时间

    2017.7.19—2017.8.29

    四、公示地点

    郑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五、联系人

    史向阳67188537

    传真:67172505

    邮箱:zzghjghc2009@163.com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规划方案简介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期,郑州市内外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城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二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要求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三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四是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五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省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六是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均要求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七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超常规发展,2010版总规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超预期进度,部分指标甚至已提前实现。

    为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在城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15年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2010版总规实施评估及强制性内容修改论证报告”,并于2016年1月通过部际联席会审查。根据评估结论,建议对2010版总体规划进行适度的修改。2016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建规函〔2016〕62号)。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相关要求,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延续了10版总规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指导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根据2016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编制《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城市性质

    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会。

    三、人口规模

    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245万人,城镇人口1025万人,城镇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610万人。其中,主城区470万人,航空城140万人。

    四、用地规模

    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83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5.6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9.4平方米;航空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3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6.6平方米。

    第二部分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城镇体系

    依托交通干线及沿线城镇,构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城镇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主城区、航空城和新城区为主体、外围组团为支撑、新市镇为节点、其他小城镇拱卫的层级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一主:郑州主城区。

    一城:航空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三区: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和南部新城区。

    四组团:登封、巩义、新郑、新密四个外围组团。

    二、市域综合交通

    巩固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建成面向国际的大型航空枢纽、国际物流中心、“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以航空、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交通枢纽为节点,构建国际国内通达、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三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造,形成郑州铁路枢纽“铁三角”布局,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共同组成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呈现“米字+一环两横六纵”的形态,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587.5千米。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综合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至2020年,机场用地规模1088.86公顷,形成29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100万吨/年货物吞吐量的能力。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重点保护郑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登封、新郑、巩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1)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荥镇

    2)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巩义康店镇、荥阳汜水镇、登封颍阳镇、登封君召乡。

    (3)历史文化名村保护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上街方顶村。

    3.重大文物节点保护

    1)以大遗址为主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重点保护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四、市政基础设施保障策略

    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保证城市水资源和各项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快捷、环境清洁卫生,形成系统完善、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协调好区域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引导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建设,加快水、电、气、信息骨干网络的建设,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加快城镇居住区、新农村社区市政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三部分 中心城区规划

    一、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主一城、两轴多心”。

    (1)一主一城

    郑州市主城区、郑州航空城。

    (2)两轴

    南北向城市发展轴:沿南北向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机场高速等轴线形成从主城区至航空城的南北向发展轴,作为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

    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依托郑—汴—洛发展带,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两条轴线形成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轴,作为主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

    (3)多中心

    以二七广场商业中心、郑东新区CBD、郑州东站交通枢纽中心、郑州航空港交通枢纽中心为核心,构建区域—城市—片区三个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

    以主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绿化空间为界,中心城区由八个功能片区构成。

    二、居住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172.1平方千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人均居住用地28.2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主城区以改善居住环境、集中成片建设、重视住房保障为原则,适当降低老城区居住人口密度,规划居住用地137.2平方千米。其中老城区以整治、改造为主,完善各项设施,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新区居住建设以郑东新区、惠济片区为主;其他片区安排配套性居住用地。

    航空城以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为导向,满足就业人口就近居住的需求,规划居住用地34.9平方千米。

    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完善中小学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实现800~1000米半径全覆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采用分级配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综合职能和专项职能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区域、城市、片区各级、各类公共服务中心,满足省、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5.5平方千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5%,人均9.1平方米。其中,主城区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5.4平方千米,航空城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9.9平方千米。

    四、工业用地布局

    主城区的工业用地主要向两个开发区集中,老城区逐步弱化工业生产职能。航空城重点发展具有临空指向性和关联性的高端产业,培育临空高端服务功能和知识创新功能,构筑具有明显特色和竞争力的空港产业体系。

    中心城区规划工业用地48.6平方千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3%,人均8.0平方米。其中,主城区规划工业用地18.8平方千米,航空城规划工业用地29.7平方千米。

    五、物流仓储用地布局

    1.布局原则

    以郑州航空城、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为重心,全面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郑州国际、国内物流中心建设。

    中心城区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7.7平方千米,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0%,人均2.9平方米。其中,主城区规划物流仓储用地7.7平方千米,航空城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0.0平方千米。

    六、绿地系统

    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公园绿地面积91.8平方千米,人均15.1平方米。其中,主城区规划公园绿地66.2平方千米,人均14.1平方米;航空城规划公园绿地25.5平方千米,人均18.3平方米。

    (1)主城区

    除原有公园绿地外,新建大型综合型公园4个,专类公园13个;沿城市道路、水系建设带状公园;按标准配建居住区公园绿地,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规划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

    (2)航空城

    新建大型综合型公园2个,组团级综合公园5处,专类公园3个;沿城市道路、水系建设带状公园;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布置居住区公园;按300-500米服务半径布局小区游园。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主城区形成“一城、一镇、五街、七区、五轴、七廊、多点”的保护格局。

    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划定为商代都城内城城垣遗址所环绕的区域,具体范围为金水路、杜岭街、北顺城街、南顺城街、城南路和城东路所围合区域,历史城区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

    划定书院街历史文化街区、德化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庙—城隍庙历史文化街区、二砂历史文化街区、国棉三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文脉和历史风貌。

    重点保护主城区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13处(1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城市交通

    突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保证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5%以上,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中心城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见图集18)

    主城区包括12条BRT走廊,全长263千米。航空城规划9条BRT走廊,全长120.1千米。

    主城区在既有“环形加放射”路网的基础上,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功能级配合理的方格网状、开放式城市道路网络布局。航空城规划形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快速路系统由“六横四纵半环”组成,城市内部路网骨架的结构性主干路由“九横八纵两半环”组成。

    加强公共建设项目配套停车场建设,形成“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边停车为补充”的停车场供应体系,实现停车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完善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系统,路权上实行优先保障。加强对助动车的管理。沿城市道路每隔250~300米结合路口设置人行横道或过街立体通道;双向六车道以上的道路,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

    九、市政基础设施

    (一)给水

    1.水源及水源地保护

    水源保护区主要有“九五”滩水源地、北郊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及尖岗水库、常庄水库等。

    2.需水量预测

    至2020年,中心城区可供水量为17.96亿立方米/年,需水量为13.75亿立方米/年。

    3.水厂建设

    至2020年,中心城区新建水厂4座:龙湖水厂、须水水厂、桥南水厂、港区第二水厂,供水能力达到256万立方米/日。

    4.输水管道

    建设2根DN2600黄河牛口峪至西流湖输水管道,建设2根DN1200-DN2200赵口水源地至港区第二水厂输水管道。

    5.城市应急备用水源

    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各水厂供水干管联网设施的建设,提高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能力。主城区备用水源可利用水量达到3000~3500万立方米。航空城建设库容为280万立方米的应急调蓄水库,提高港区供水安全性。

    (二)排水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加快城市高标准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形成干支管配套的排水管网系统;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资源;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实现雨水利用资源化;治理城市积水区,基本消除市区积水现象。

    2.污水工程

    202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量217万吨/日,再生水回用量108.5万立方米/日。

    主城区污水排放分七个系统:郑州新区、五龙口、马头岗、双桥、陈三桥、南三环、纺织产业园。

    航空城污水排放分三个系统:第一污水厂、第二污水厂、第三污水厂。

    3.污泥工程

    2020年中心城区湿污泥产生量为2714吨/日。污泥出路主要为土地利用(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卫生填埋及建材利用三个方面。

    4.雨水工程

    (1)雨水排放标准

    中心城区一般地区雨水重现期为3年,重要地区重现期为5年,道路立交、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重现期为50年。

    (2)雨水系统布局

    主城区雨水排放分十一个系统:金水河、熊耳河、贾鲁河、魏河、七里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东风渠、索须河、须水河。

    航空城雨水排放分九个系统:小河刘明沟、丈八沟、小清河、梅河、花马沟、老丈八沟、浮清河、双洎河、广惠明渠。

    (3)明沟渠道系统

    明沟按不小于10年一遇除涝标准设计,禁止明沟改暗涵,按标准疏挖、护砌,加强管理;已改为暗涵的应加强养护,增加收水设施,提高利用率。

    (4)雨洪利用

    重视雨水渗蓄工程建设,采用透水铺装、绿地渗蓄、建设蓄水池等措施,截留利用雨水。

    (三)电力

    1.负荷预测

    2020年中心城区用电量364.7亿千瓦时,最大负荷9438兆瓦,年负荷利用小时数3864小时。

    2.电网

    (1)220千伏电网

    中心城区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4座,改扩建9座,容载比达到2.1。其中主城区新建19座,改扩建7座;航空城新建5座,改扩建2座。

    (2)110千伏电网

    中心城区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23座,改扩建21座,容载比达到2.0其中主城区新建110千伏变电站95座,改扩建17座;航空城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8座,改扩建4座

    (3)电网建设

    中心城区内不再新建220千伏及以下的架空输电线路,同时积极进行原有架空输电线路改造入地工程,结合道路、绿化用地建设地下电缆隧道或电缆排管。

    (四)通信

    1.发展目标

    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和全国通讯枢纽城市。

    2.通信工程

    主城区新建二级通信服务中心23座,扩建通信服务中心6座;航空城新建联通、电信核心机楼各2座,移动核心机楼1座。

    3.有线电视

    中心城区实施地面数字有线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扩大有线电视普及率。

    4.邮政局、所设置

    加快郑州东站邮政枢纽、邮件处理中心、邮政物流中心、邮件转运站、基层邮政局所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邮政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居住区邮政网点建设,提高配套标准。

    中心城区新建邮政(中心)支局50座。其中主城区改扩建邮政枢纽2座、邮政支局36座;航空城新建1座航空邮件转运中心、1座物流集散中心、6座邮政中心支局、8座邮政支局。

    (五)燃气

    1.负荷预测

    至2020年,中心城区燃气负荷约为26.45亿立方米/年。

    2.气源规划

    郑州市现状气源主要有西气东输一线气、二线气、鄂尔多斯气和山西晋城煤层气,规划气源主要有西气东输三线气和新疆煤制气。

    3.输配系统

    (1)供气压力级制

    中心城区采用高压输气、中压一级和局部老城区中、低压两级供气方式。

    (2)储气调峰设施

    利用气源和燃气长输管线作为用气季节调峰方式,建设高压供气管网和燃气储配站解决城市用气的日不均匀性和时不均匀性。

    (3)调压站

    沿主城区高压输气环线建设十八里河、双桥、穆庄村、小芦庄4座高中压调压站,航空城建设机场、港南热源厂、交易中心、东北热源厂、东南热源厂、南部高-高压、南区热电厂7座调压站。

    4.燃气利用

    城市燃气优先供应居民生活用气,满足公共服务设施及重点工业用户用气,适度发展燃气汽车和小型冷、热、电联产装置。

    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补充气源,逐步退出管道供气区域,向城市郊区、乡镇等地区供气。

    (六)供热

    1.热负荷预测

    至2020年,中心城区民用热负荷8400兆瓦,工业热负荷1473兆瓦。

    2.热源规划

    至2020年,中心城区热源项目总数达到21座,其中热电厂7座,区域热源厂14座(其中3座为工业热源),总供热能力约11444兆瓦(未计入工业热源厂)。

    3.供热管网

    加快中心城区外围片区供热管网建设,新建、改建道路须同步铺设热力管网,力争2020年实现供热设施全覆盖,集中供热普及率有较大提高。

    (七)环卫

    1.垃圾收运与处理

    至2020年,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环境卫生行业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闭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环卫管理科学化、环卫科技现代化,垃圾清运率和处理率均达100%。

    根据垃圾分类收集的原则,确定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有机垃圾采用生物堆肥或焚烧发电等方式处理;无机垃圾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处理;医疗垃圾单独收运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2.环卫工程设施

    主城区垃圾日转运量为6500吨。设置小型转运站130座,在中心城区外围设置4座大型二次转运站。

    航空城垃圾日转运总量为1430吨。规划新建生态环卫综合处理中心1座、中型垃圾转运站4座、管养中心2座、大型环卫停车场1处、中型环卫停车场3处。

    (八)综合管廊

    至2020年,郑州市共规划建设约200千米综合管廊。其中中心城区总长度约80千米,主要集中在郑东新区CBD副中心、滨河国际新城、二七商业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双鹤湖等区域。(见图集44)

    (九)海绵城市

    至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目标要求。构建“两带,三区,十廊,多节点”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老城海绵改造区、新城海绵提升区、集中海绵新建区、径流污染控制区、海绵建设协调区。重点建设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和郑东新区龙湖地区2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域。

    十、环境保护

    中心城区分为三类环境功能区:一类区(居住文教区)、二类区(混合区)和三类区(工业仓储物流集中区)。

    一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国标GB3096—2008一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标GB3095—2012二级标准。

    二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国标GB3096—2008二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标GB3095—2012二级标准。

    三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国标GB3096—2008三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标GB3095—2012二级标准。

    中心城区及周边的尖岗水库、常庄水库、贾鲁河西流湖以上段、南水北调工程干渠等水质执行国标GB3838—2002中Ⅱ类水体标准,枯河水质执行Ⅲ类水体标准,其他地面水执行Ⅳ类水体标准。

——共 [1] 页——
    关键字:郑州楼市、郑州房地产、郑州房产、郑州地产、郑州房价、郑州新楼盘、郑州房地产市场行情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8639005110
文章搜索: